揭秘:除夕夜不得不知的传统习俗
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传承千年的温情与祝福
除夕夜,作为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是家人团聚、共度年关的重要时刻。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尽力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这一温馨美好的夜晚。除夕夜的习俗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温情和期待的夜晚,探索那些流传千年的除夕夜习俗。
年夜饭,无疑是除夕夜的重头戏。这顿饭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家庭聚餐,更是一种象征和仪式。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菜肴品种繁多,寓意吉祥。在北方,年夜饭的饭桌上常常会有水饺、鱼、年糕和长年菜等。水饺形状似金元宝,寓意富贵;鱼则代表年年有余,因为“鱼”和“余”在汉语中同音;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长年菜则寓意长寿。而在华南地区,年夜饭则多有鸡、烧肉、发菜和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在江南地区,年夜饭必有鱼,寓意年年有余,丰盛汤锅则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温暖。
年夜饭的座次也是很有讲究的。按照传统礼仪,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通常由辈分最高的长者就座,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则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的人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也不能动手。这样的座次安排,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美德,也营造了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除了年夜饭,除夕夜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祭祖。祭祀祖先是除夕夜的第一件大事,民间认为这一天是祖先回到家中与子孙团聚的日子。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在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以示对祖先的供奉和敬意。祭祖仪式结束后,人们才会开始享用年夜饭。
压岁钱也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如今,压岁钱的形式更加多样,一般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寓意来年大吉大利。
守岁也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由来已久。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也有一些地区将通宵守夜称为守岁,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守岁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家庭幸福的渴望。
贴春联和年画也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的一种。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过年的重要习俗。贴年画则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贴窗花也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之一。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还有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它为“窗花”。
除夕夜还有不汲水的禁忌。在除夕这天,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这一习俗是为了避免在新的一年里遇到不吉利的事情。此外,
- 上一篇: 和田玉籽料鉴别:八大绝招,轻松辨真伪!
- 下一篇: 轻松掌握:如何查询火车到站的正晚点信息
-
揭秘春节不得不知的传统习俗资讯攻略11-15
-
揭秘春分节气:那些不可不知的春风习俗资讯攻略12-06
-
腊八节的精彩庆祝方式,你不可不知!资讯攻略11-27
-
小年都有哪些传统习俗?资讯攻略11-01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资讯攻略11-05
-
春节的传统习俗大盘点资讯攻略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