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探寻五月节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厚渊源

探寻五月节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厚渊源

2024-11-12 09:16:10

五月节的风俗习惯究竟为什么

探寻五月节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厚渊源 1

五月节,又称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节日具有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诸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丰富多彩,涵盖了纪念先贤、祈福驱邪、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析五月节这些风俗习惯的来龙去脉。

探寻五月节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厚渊源 2

首先,关于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他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最终在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此后,为了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划舟于江河之上,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因此,端午节被视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并且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端午节的起源和风俗远不止于此。端午节的原始节日活动,其实是基于古人的季节信仰和生活经验形成的。春秋之前,端午节更多地被视为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为“恶日”,认为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并出,会带来灾难。为此,古人想出了一系列避邪的方法,以求安康。

其中一项重要的习俗便是挂艾草、菖蒲。这是因为艾草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可制艾绒治病、灸穴,还可以驱虫。五月初五正是艾草生长旺期,此时采的艾草油分含量最高,功效最好,人们便争相采艾,挂于门上以驱毒避邪。《荆楚岁时记》中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记载。同样,菖蒲也因其形似宝剑,象征驱邪避害,常被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此外,古人还会贴五毒图,在五种毒物图像上用针刺,象征毒物被刺死,不能再危害人间。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流传甚广。

除了艾草和菖蒲,古人在端午这天还会用雄黄酒洒墙壁门窗,或饮用,以达到消毒防病的效果。在小孩额头上涂雄黄酒更是普遍的做法,尤其是用雄黄酒画“王”字,一来雄黄可驱毒,二来“王”字借猛虎之形,可以镇邪。在不少地方,百姓还会喝蒲酒,以及将艾草制成艾虎佩戴于身,用来驱邪辟祟。艾虎的制作,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这习俗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五月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是赛龙舟。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划舟寻找其遗体。还有一种观点则指出,赛龙舟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这主要是因为赛龙舟与“龙”有着紧密的联系:粽子投入水中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用的是龙舟;并且,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同时,古代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更加证明了这一节日与龙的关联。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还有斗草。斗草活动一般在五月初五进行,通常是以采摘的各种花草来比较其韧性或奇特程度,进行对赛。这项活动在古代被认为是一项具有药理性质的民俗活动,因为草药大多在五月初五时茎叶成熟,药性好,适宜采摘。古代百姓还会在端午节采百草,认为可以治疗百病。这些习俗既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佩饰也是端午节的一项习俗。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会佩戴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的小人骑虎等形状的饰物,或用彩线穿粽子、葫芦、樱桃等制成挂件,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寓意祈福避邪。另外,佩戴香囊也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装有香料,佩戴者可随身携带,以达到驱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香囊的形状和图案也多样,既有花鸟鱼虫的象征,也有寄托祈福平安之意。

在古代,端午节还有一些独特的活动,如放风筝(在南方被称为“放殃”),这是因为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的风筝,乘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寓意放走一切晦气和不顺。而在北京,端午节则有游天坛的风俗,百姓们认为在端午节游天坛可以避毒。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人扮成钟馗,手持宝剑,前举纸糊蝙蝠,穿行街市,作驱祟之状。这些习俗在丰富了端午节活动的同时,也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和神秘感。

从先秦以后,五月初五普遍被视为不吉之日,为了避免凶灾,古人在这一天要采取许多辟邪和保健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的种种节俗,看似迷信,实则大多蕴含了对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康的美好祝愿,不少习俗更是兼具医药卫生作用,例如采集草药、挂艾草、喝雄黄酒等,都是古代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体现。

总之,五月节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简单的民俗活动,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在这个端午佳节,不妨在品味粽子、观看龙舟竞赛的同时,也探索一下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感受这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