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2024-11-14 10:57:08

螺旋测微器怎么看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1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螺旋测微仪或分厘卡,是一种精密测量长度工具。相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测量到0.01毫米的长度变化,测量范围通常为几厘米。螺旋测微器的结构相对复杂,但其使用方法和读数原则却值得深入了解,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2

一、螺旋测微器的构造

螺旋测微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3

1. 固定小砧(测砧A):这是螺旋测微器的固定部分,用于支撑被测物体的一端。

如何正确读取螺旋测微器读数 4

2. 可动小砧(测杆P):这是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通过精密螺纹与固定部分相连,可以通过旋转旋钮调整其位置

3. U型框架(曲柄):这是螺旋测微器的主体部分,用于固定和支撑其他部件。

4. 固定尺:固定尺上标有毫米刻度,用于读取整毫米数。

5. 可动尺(活动套筒):可动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每个刻度代表0.01毫米,用于读取小数部分。

6. 固定旋钮:用于固定可动小砧,防止其移动。

7. 旋钮(微分筒):也称微调旋钮,通过旋转可以精确调整可动小砧的位置。

8. K'微调:这是螺旋测微器的保护旋钮,用于夹持被测物体并调整其位置。

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1. 检查零点:

使用螺旋测微器之前,应先检查零点是否准确。具体操作方法是缓缓转动保护旋钮K',使测杆(可动小砧P)和测砧(固定小砧A)接触,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此时,可动尺(活动套筒)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基准线(长横线)对正。如果不对正,说明存在零误差,需要进行校准。

2. 放置被测物体:

左手持曲柄(U型框架),右手转动大旋钮K,使测杆P与测砧A之间的间距稍大于被测物体的厚度。将被测物体放入测杆和测砧之间,然后转动保护旋钮K'到夹住被测物体,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

3. 固定测杆:

拨动固定旋钮,固定测杆,防止其移动。

4. 读数: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包括两个部分: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

固定刻度:读取固定尺上的整毫米数。

可动刻度:读取可动尺上的刻度,注意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因为可动尺上的刻度每转动一小格,测杆就会前进或后退0.01毫米。

具体的读数方法如下:

首先,读取固定刻度上的整毫米数。

然后,读取可动刻度上的数值,并将其乘以0.01毫米。

最后,将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相加,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例如,如果固定刻度为2毫米,可动刻度为34.4格,则最终的读数为2 + 34.4 × 0.01 = 2.344毫米。

三、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注意事项

1. 视线垂直于读数位置:

在读数时,应使视线尽可能垂直于读数位置的微分筒圆柱面,以避免因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读数误差。

2. 夹持力的影响:

测量物体时和原来测杆、测砧接触时的夹持力可能有所不同,转动测杆过快其惯性也会导致夹持力变大。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误差,通常误差在0.001毫米到0.005毫米之间。因此,在测量时,应尽量保持夹持力的一致性,避免快速转动测杆。

3. 避免误读:

当看到主尺上某条刻度线“刚好”从微分筒下露出时,容易发生误读。因为刻度线本身是有一定宽度的,当测量值比这刻度数稍微大一点点或小一点点时,都会看到该刻线露出。正确的辨别方法是看微分筒示数是稍小于“0”还是稍大于“0”,从而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4. 保护螺旋测微器:

为了保护螺旋测微器,应避免其受到撞击而变形。测量结束后,应将测杆与测砧间留些空隙,然后将其存放回盒中,置于干燥处。同时,还应定期清洁螺旋测微器,并在其表面涂上防锈油,以保持其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螺旋测微器的应用场景

螺旋测微器因其高精度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测量的场合。例如,在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经常需要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零件的厚度、物体的长度等参数。螺旋测微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帮助用户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科研进展。

五、螺旋测微器的局限性

尽管螺旋测微器具有高精度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被测物体的直径较大时,螺旋测微器可能无法完全卡住被测物体,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此外,螺旋测微器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读数经验。因此,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六、结论

螺旋测微器是一种高精度、应用广泛的测量工具。通过了解其构造、使用方法和读数原则,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技巧,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用户还应注意保护螺旋测微器,避免其受到损坏或变形,以保持其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总之,螺旋测微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将在各个领域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