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我国历届“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我国历届“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2024-12-06 09:54:07

我国的“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经济发展规划,历经多个阶段,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历届“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概述。

我国历届“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原苏联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此外,还致力于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为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旨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这一计划还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并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特别地,它要求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虽然因历史原因具体细节不便详述,但总体上仍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注重国防建设和备战工作。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工业布局。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并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此外,还致力于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各自特点、不同水平的经济体系,努力做到各自为战,大力协同。新技术的发展也被高度重视,力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一计划还初步建成了我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新飞跃。同时,还努力调整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在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时期,我国的经济工作开始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搞好调整,改革经济体制,使各项建设和改革更加稳步健康地进行。这一计划致力于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并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探索。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同时,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时期,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计划提出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和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致力于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年均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在产业结构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时期,我国开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致力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时期,我国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致力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同时,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大幅提升,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继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我国的历届“五年计划”或“五年规划”都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