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在哪一天?
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中元节与清明节、下元节合称为三大鬼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说七月十五 )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汉代时,中元之日,官民各地已例行祭祀祖先。唐朝时,皇帝在这一天派遣使者慰问抚恤全国百姓。在民间,则多在七月十五日这天祭拜祖先,祭祀的时候,要以先人的喜厌为考虑,可以用一些纸钱、纸扎祭品等等。并且也不能忘记准备祭祀天地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在中元节,是华夏民族由来已久的风俗。按照当地的习俗,通常在七月十五日中午之前,家家户户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祭祀祖先。并且为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叩拜,然后将携来的冥衣冥钱焚化,为祖先送上冥界使用的钱财物品。祭祀完毕以后,回到家还要把祖先供奉在宗祠祠堂中,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结束。
民间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暮三次献茶饭供奉,七月十五送回,叫“做七月半”或者“过七月半”。做七月半,民间很重视,家家户户都要杀鸭,办一桌丰盛的酒肴盛宴,祭供祖先。因在节间活动,故称为“做七月半”或“过七月半”。有的地方,七月十五之后还要办一次,俗称“烧七月半”。据说,当年阎罗王开放鬼门关之后,要隔一段时间才关,七月三十是最后关门的日子。所以在七月三十之前,人们都有给先人烧纸钱的时间。传说,在阴曹地府,有一条非常凶猛的恶狗,守着奈何桥,这条恶狗让亡魂倍受恐吓,为了给亡魂壮胆,于是有了七月半烧纸钱的习俗。人们给亡魂准备了很多的楮钱、冥币等,用烧的方式送给亡魂。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
其一,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教徒在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依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
- 上一篇: 七巧板拼长方形有哪些常见的18种方法?
- 下一篇: 黄貂鱼与蝠鲼有哪些不同?
-
母亲节是在哪一天?资讯攻略10-31
-
元月具体是指哪个月份哪一天资讯攻略10-29
-
香港回归是在哪一年呢?资讯攻略11-30
-
七月十四日的节日是什么资讯攻略11-26
-
揭秘:“世界红十字日”究竟是哪一天?资讯攻略11-10
-
揭秘:南京大屠杀具体发生在哪一天?资讯攻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