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2024-10-28 20:40:05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做法配比详解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1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路面材料,因其优良的透水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设。其施工配比对于保证透水性能、强度以及耐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做法及其配比。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2

一、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构成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3

透水混凝土主要由石子、水泥、增强剂和水四种材料组成。这种混凝土是一种无砂混凝土,骨料多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细骨料的用量控制在总骨料的20%以内。透水混凝土需要使用更高规格的材料,如底层石子通常采用5-10mm单一粒径的干净玄武岩,面层为3-5mm石子。水泥可选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此外,透水混凝土还需要添加增强剂,以提高其强度和透水性能。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详细做法与精准配比是多少? 4

二、透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透水混凝土的配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矿粉用量、掺合料用量以及添加剂的用量等。合理的配比能够保证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1. 水泥用量:水泥是透水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一般来说,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增大,但透水系数会逐渐降低。因此,在确定水泥用量时,需要权衡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关系。

2. 骨料用量:骨料是透水混凝土的骨架,其用量和粒径分布对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强度有重要影响。骨料的粒径越大,混凝土的孔隙率越大,透水性能越好,但抗压强度可能会降低。因此,在选择骨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透水性能和强度的要求。

3. 掺合料用量:掺合料如硅灰、粉煤灰、矿渣微细粉等可以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粉煤灰等惰性掺合料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

4. 添加剂用量:透水混凝土中常添加外加剂以改善其性能。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引气剂可以增加混凝土中的气泡含量,提高抗冻性能;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便于施工操作

以一个具体的C30强度透水混凝土配比为例,每立方米的用量为:石子1650kg、水泥398kg、增强剂15kg、水145kg。这个配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三、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做法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步骤。

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无杂物。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搅拌:透水混凝土的搅拌需要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搅拌前,需要按照配比将石子、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准备好。搅拌时,先放入水泥、掺合料和粗骨料,再加入一半的水量,搅拌30秒;然后加入增强剂等添加剂,搅拌60秒;最后加入剩余的水量,搅拌120秒出料。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性能。

3. 运输:透水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需要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混凝土分层和离析。可以使用缝隙封闭较好的翻斗车进行运输,并用不透风塑料膜覆盖严密,防止风干影响粘结强度。

4. 摊铺:透水混凝土的摊铺需要采用分层摊铺的方式。每层摊铺完成后,需要用刮板刮平,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需要注意控制碾压速度和碾压次数,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两层透水混凝土摊铺时间间隔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下层不凝结,与上层粘结较好。

5. 养护:透水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促进其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养护时间通常需要在14天以上,期间需要采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温度波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四、透水混凝土的优势与应用

透水混凝土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提高城市雨水排放能力、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保护地下水资源、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以及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因此,透水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提高城市雨水排放能力:透水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渗透雨水,将雨水迅速排放到地下水层或者地表水体中,从而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

2. 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透水混凝土的透水孔隙能够有效地排除道路表面的积水,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保护地下水资源:透水混凝土能够将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水层中,从而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