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战歌:雄赳赳,气昂昂!
“雄赳赳,气昂昂……”这首歌,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慷慨赴朝,保家卫国,也将永远镌刻在人类反侵略斗争史上。
激昂的旋律背后,是英雄儿女们对祖国的满腔赤诚,也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第40军118师354团3营奉命担负穿插任务,营长巩天民率领3连作为尖刀连,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沿着公路猛插。傍晚时分,先头部队与敌人遭遇,巩天民营长果断命令部队展开冲击,将敌人击溃。随后,他们又在黑夜里摸到敌人前沿阵地,利用夜色掩护,突然发起攻击,全歼守敌。经过连续作战,3营一路穿插,如入无人之境,一举捣毁了“联合国军”的一个指挥部,配合兄弟部队将敌人分割包围,为后续部队的围歼创造了条件。战后,第354团被授予“穿插英雄团”荣誉称号,3营被授予“穿插营”荣誉称号。
就在3营勇士们奋勇穿插的时候,他们的英勇事迹也通过随军记者麻扶摇的笔触,被写成一篇短通讯《记住那个穿插连》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中写道:“来到前线,战鼓催命,保家卫国,立大功。三十五师,一支铁军,不怕牺牲,不怕难。‘猛插敌军后,致其死命,遵命到达新兴洞’。这就是该师118团3营的口号。他们真是一支穿山越岭、爬山涉水的部队,他们已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人民的荣誉……”
通讯中的这段“顺口溜”,是麻扶摇在采访时,从3营副教导员王宿启口中听来的。原来,在部队穿插急行军途中,为了鼓舞士气,3营将士们编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口号。时任营通讯员的副教导员王宿启便将这些口号记录下来,作为一份战斗总结交给麻扶摇。麻扶摇看到这些口号后,深受感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选取其中几句进行了修改和加工,整理成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这段“顺口溜”很快在志愿军部队中广为流传,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们的士气。
不久后,麻扶摇又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一首短诗《打败美帝野心狼》: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后来,这首诗被谱成曲,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中的“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从1951年2月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志愿军部队中广为传唱,很快又风靡全国,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后,关于它的作者究竟是谁,曾一度出现争议。有人认为,这首歌是根据麻扶摇的战地通讯《记住那个穿插连》中的“顺口溜”加工而成的,因此其作者应是集体创作;也有人认为,麻扶摇只是记录整理了“顺口溜”,并没有进行创作,因此不能算作这首歌的作者。对此,麻扶摇本人一直谦逊地表示:“如果说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那将会埋没很多战友的功劳和才智,这不符合事实,也有悖于我的良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麻扶摇在创作这首歌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麻扶摇不仅记录整理了“顺口溜”,还对其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和提炼,使其更加符合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更加易于传唱和记忆。同时,他还将原句中的“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使歌词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实际情况。
1955年2月,全国群众歌曲评奖委员会评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一等奖,并向麻扶摇颁发了创作奖金和获奖证书。至此,关于这首歌作者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麻扶摇也由此成为新中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作家。
如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而麻扶摇的名字,也将永远与这首伟大的歌曲联系在一起,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 上一篇: 手机端轻松打造个性LRC歌词文件教程
- 下一篇: 如何查询联通10010流量使用情况
-
烈火战士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资讯攻略11-23
-
男儿当自强:激昂旋律简谱大放送资讯攻略10-28
-
探寻《假面骑士Wizard》的激昂序曲:主题曲揭秘资讯攻略03-29
-
《小兵张嘎》主题曲:激昂旋律中的英雄少年之歌资讯攻略12-06
-
兄弟战争:动人片尾曲揭秘资讯攻略03-16
-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全览》资讯攻略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