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又称什么?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的历史转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因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又被广泛称为“双十二事变”。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西安事变的背景
西安事变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占领中国东北,进而建立伪满洲国,不断蚕食中国领土。面对外敌入侵,国民政府却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主要力量用于围剿中国我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这种内战局面,使得中国民众抗日情绪日益高涨,也引发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领的不满。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此时,中共开始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多次与张学良和杨虎城接触,探讨共同抗日的可能性。1936年,中共通过《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和《抗日救国协定》等文件,明确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积极响应。
二、西安事变的爆发
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自飞抵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进剿”红军。然而,此时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因此,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无果后,他们决定采取非常手段,即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按照张学良和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了华清池,扣留了正在此地的蒋介石。同时,第十七路军也控制了西安全城,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和杨虎城立即通电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改组南京政府、释放政治犯等八项主张。这些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也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对内对外的政策。
三、西安事变的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方面在了解到张学良和杨虎城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是希望和平解决事变的态度后,于12月22日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与西安方面进行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中共中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积极与各方沟通,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作为解决事变的基本原则。这些主张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也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至此,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也得以安全返回南京。
四、西安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开始积极准备抗日。同时,中共也借此机会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此外,西安事变还促进了中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一些亲日派和投降派受到了打击,而抗日派则得到了加强。这种变化为中国后来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五、西安事变的深远意义
西安事变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迫使国民政府改变了对内对外的政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它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中国后来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西安事变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团结和抗争精神。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没有选择屈服和投降,而是选择了抗争和自救。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西安事变中,也贯穿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
此外,西安事变还为中国后来的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它表明,只有坚持民族团结和共同奋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头脑,防止外部势力的干涉和破坏。
六、结语
综上所述,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迫使国民政府改变了对内对外的政策,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 上一篇: 爷爷奶奶的极简绘画教程
- 下一篇: 探索玉渡山风景区:必游景点全揭秘
-
918事变与77事变:历史背景、影响及区别的深度问答资讯攻略11-13
-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年份是哪一年资讯攻略12-07
-
揭秘:西安事变发生的具体年份是哪一年?资讯攻略11-03
-
探寻:四川地震具体发生在哪一年?资讯攻略11-09
-
揭秘:南京大屠杀具体发生在哪一天?资讯攻略10-26
-
汶川地震发生在哪一年?资讯攻略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