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揭秘高效养殖泥鳅的秘诀,你不可不知!

揭秘高效养殖泥鳅的秘诀,你不可不知!

2024-12-08 10:30:04

如何养殖泥鳅

揭秘高效养殖泥鳅的秘诀,你不可不知! 1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且适应能力强、易养殖和运输方便,是农民朋友们理想的养殖水产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养殖泥鳅,以便目标用户全面了解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养殖环境的选择与准备

1. 池塘条件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且水质良好的池塘。池塘的大小和深度应适宜,以满足泥鳅的生长和繁殖需求。一般而言,池塘面积在1-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池塘可由砖、石砌成,地势要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方便,同时交通方便。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形状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佳。

2.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是养殖泥鳅的关键。需要定期更换池水,一般每7天左右更换一次,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总量的1/5-1/3。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PH值和透明度在适宜范围内。通常,池水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在闷热的天气下,池水容易缺氧,如果观察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加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二、苗种放养与管理

1. 苗种选择

泥鳅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在放养前,应使用3%-5%的食盐水或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溶液进行消毒,浸洗时间为5-10分钟,以降低水霉病的发生率。

2. 放养密度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如果养殖条件较好,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但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泥鳅的生长和存活率。

三、饲料投喂

1. 饲料种类

泥鳅是杂食性动物,需要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小鱼、蚯蚓、浮游生物等,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要求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粒径2.3毫米以内。

2. 投喂量与次数

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15℃时,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2%;水温20-28℃时,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3%-4%;水温30℃以上时,投喂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泥鳅在2-4小时内吃完为宜。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为宜。

四、日常管理

1. 水质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同时,可以在水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等,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和改善水质。

2. 巡塘与防逃

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同时关注水位、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疾病防治

泥鳅的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出现的疾病。常见的泥鳅疾病有肠炎、水霉病、寄生虫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每公斤饲料可以添加抗生素2克、三黄粉5克、维生素C 2克,拌匀投喂,每月1次,每次连喂5天,并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五、不同养殖模式

1. 稻田养殖

选择一个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稻田进行养殖。同时,稻田土壤要肥沃,有利于泥鳅的生长和繁殖。在稻田中建造一些小水池或小水塘,以提供给泥鳅栖息和生长的空间。同时,需要设置一些防逃逸设施,防止泥鳅逃跑。每亩放养4-5万尾,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