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春节的由来,你了解多少?

春节的由来,你了解多少?

2024-11-10 14:47:09

春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在传承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普遍认为它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庆祝形式。

春节的由来,你了解多少? 1

据史料记载,春节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当时的官方活动包括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即所谓的“腊祭”。这种习俗反映了古人对新年到来的庆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西周初年,已经有了一年一度的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这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然而,“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春节的起源还可以追溯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是古人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敬的一种方式。春节的历史非常久远,不同的朝代对其称呼也不尽相同。在尧舜的时候称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到了周代则称为“年”。

古代的阴历新年最初称为“元旦”,这一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的传说。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的日期也有所不同。夏历的正月在孟春,即农历一月;商历的正月在季冬,即农历十二月;周历的正月在建子月,即农历十一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正月在孟冬,即农历十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在此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尽管也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但总体上一直使用夏历。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也称为“夏历”。

春节的起源与农业劳作密切相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反映了古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据说,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下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下立春在农历腊月下旬)。因此,节日的时间与农业劳作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除了岁首祈年祭祀和农业劳作的影响外,春节的起源还与一些传说故事紧密相连。其中,最为流传的便是关于“年”的怪兽的故事。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封窗锁门,收拾行装,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然而,有一年除夕,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一个村庄,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却笑而不语,表示愿意留在老婆婆家。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随即怒视片刻,却再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一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春节的庆祝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经济文化交流促使风俗习惯相互融合,文献上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魏晋时,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文字记载。晋朝周处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代时,人们除了登门拜年,还发明了“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宋代时,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到了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已经盛行。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

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然而,由于民间的坚持,传统的农历新年并未被完全取代。1913年7月,针对夏历新年在民间“屡禁不止”的现象,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就改历改元问题,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交一份四时节假报告,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的申请,并准许放假一天。袁世凯同意了这一请求,并于1914年起实施。于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元旦”正式更名为“春节”。从此,近代中国有了两个新年,当时将元旦称为“民国新年”,春节称为“国民新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启用公元纪年法。人民政府顺应民意,将传统的阴历年称为“春节”。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通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的办法》规定,元旦放假一日,春节放假三日。从此,春节列入法定假日。1950年2月17日,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春节。

春节的庆祝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祖、挂灯笼、吃年糕等。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其中,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寓意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年画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庆祝和总结,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的庆祝形式如何演变,它始终是中国人民心中最珍贵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