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大盘点,你了解多少?
春节有哪些习俗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大年、新岁、岁旦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不同地区和家庭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但一些共同的习俗仍然被广泛保留和传承。
一、扫尘
春节前要进行大扫除,这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扫去一年的晦气。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屋、庭院,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通过大扫除,家里焕然一新,人们的心情也会更加愉悦,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二、祭灶神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此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举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三、贴对联、福字、门神
对联,又称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两边的词性要相当,上下的内容也要相应。春联起源于桃符,有避邪的作用,后来发展成对联,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贴福字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会在大门上、墙壁上、窗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腊月二十四”是民间写春联的时间,春联写好后,都在腊月二十七或二十八贴在门框上。
门神则源于远古时期的门祭,把神像贴于门上辟邪驱鬼,这是和民间在门户上画虎画鸡类似,用以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四、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人们把春节祭神看作仅次于事亲祭祖的重大事件。在民间传统观念中,神灵是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超自然力量。古人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由神灵在背后操控的,而神灵则居住在天界,人类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与神灵沟通、联络,获得神灵的庇护。春节祭神,便是人们在新年时希望来年大获丰收、事业有成的一种精神寄托。
五、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吃水饺是北方人的习俗。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吃汤圆是南方人的习俗,象征家庭团圆、生活美满。汤圆一般用糯米做成,内包豆沙、芝麻、白糖等馅料,煮熟后口感软糯香甜,深受人们喜爱。
吃年糕的习俗,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六、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熬年夜,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志》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七、压岁钱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八、燃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九、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这些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传承和发扬这些习俗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文化的创新和融合,让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更加充满活力和魅力。
- 上一篇: 揭秘“山川相缪”中的通假字奥秘
- 下一篇: 鹅掌木怎么繁育?
-
**正月二十三习俗大盘点,你了解多少?**资讯攻略10-26
-
过年习俗大盘点资讯攻略11-07
-
春节的传统习俗大盘点资讯攻略11-15
-
清明节传统习俗大盘点资讯攻略11-19
-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资讯攻略11-02
-
春节的由来,你了解多少?资讯攻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