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2024-11-02 08:47:1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这个节日拥有众多的别称,如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对端午节各种风俗的详细介绍: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1

首先,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引人注目的活动。这一习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不舍贤臣屈原,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鱼分食,人们自发荡舟江河以驱散鱼群,这一风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赛龙舟现已成为国际性的赛事,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2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历史悠久,花样繁多。从春秋时期起,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还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3

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插艾和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揭秘端午节:传统风俗大盘点 4

悬钟馗像是端午节的另一项习俗。钟馗捉鬼的故事流传甚广,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说,唐明皇开元年间,他梦见钟馗为其除妖魔,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张贴,以驱邪魔。

系百索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百索又称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绍、五色缕、朱索等。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这一习俗在汉代就有记载,如《风俗通义》中提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

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走百病。此外,还有用雄黄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的习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戴香包同样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香包又称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从内容到制作都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采杂药也是端午节的古老习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人们相信端午时节草木的药性最强,因此会采集各种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沐兰汤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这一习俗意在去邪气、治皮肤病。

斗草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盛行,唐代称为“斗草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