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王昌龄之《从军行》全文是什么?一键解锁!

王昌龄之《从军行》全文是什么?一键解锁!

2024-11-03 09:56:13

王昌龄之《从军行》全文鉴赏

王昌龄之《从军行》全文是什么?一键解锁! 1

唐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在这一时期,王昌龄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边塞诗——《从军行》七首。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边疆战场的艰苦与悲壮,更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首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开篇即描绘了边疆战场的辽阔与苍凉:青海上空的阴云笼罩着雪山,远方是孤独耸立的玉门关,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地名,将青海、雪山、玉门关三个相距数千里的地点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一句则直接将笔触转向了战场上的将士。他们身经百战,盔甲早已被磨穿,但斗志依然昂扬。诗人用“穿金甲”这一形象化的描写,既展现了战争的艰苦,又突出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末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表达了将士们誓死保卫边疆、不获全胜绝不回头的坚定信念。这种深沉的誓言,不仅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对边疆和平的渴望。

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第二首《从军行》则以更加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中,诗人将笔触转向了烽火城西的一座百尺高楼,黄昏时分,一位将士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吹来的秋风。他吹奏起羌笛,那悠扬的《关山月》曲调,仿佛是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思乡之情。

“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一句更是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他们虽然身在边疆,但心中却时刻牵挂着远方的亲人。这种深深的思念,如同万里的愁绪,缠绕在他们的心头,难以割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三、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第三首《从军行》则展现了边疆战场的另一番景象:“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中,诗人描绘了大漠中的一场战斗。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支队伍半卷着红旗,从军营中冲出,向敌军挺进。而前方部队已经传来了捷报,他们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了敌军首领吐谷浑。

诗人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将边疆战场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过程,而是通过侧面烘托和气氛渲染,让读者自行想象战斗的艰苦与激烈。这种写法不仅使得诗篇更加引人入胜,更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无畏。

四、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除了前三首之外,《从军行》七首中的其他篇章也同样精彩。如第四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中,诗人通过琵琶的演奏和舞蹈的变换,展现了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的精神生活。他们虽然身处边疆,但心中却时刻怀念着故乡的亲人。那琵琶的乐曲,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内心的离愁别绪。而高高的秋月,则照耀着长城,更加凸显了边疆的孤寂与苍凉。

五、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第五首则更加直接地描绘了边疆战场的凄凉与悲壮:“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诗中,诗人通过关城榆叶的凋零和古战场的荒凉,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悲惨景象。他呼吁将领们尽快回军,掩埋那些战死的将士,以免他们的遗骨暴露在荒野之中,让兵士们伤心哭泣。这种深沉的哀悼之情,不仅表达了对战死将士的敬意,更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和平的渴望。

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相关下载